十九大報告說消費:讓人民更多分享經濟發(fā)展紅利
在10月18日召開的黨的十九大開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時提到:“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增強消費對經濟發(fā)展的基礎性作用。”多位黨的十九大代表以及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報告的這一表述意味著我國經濟增長模式進入“新時期”,長達30余年以出口驅動和投資驅動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已轉變?yōu)橄M驅動型經濟。
強調消費基礎性作用
“相比此前的黨代會報告,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消費更加重視了。”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黨的十八大報告對消費的提法是,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zhàn)略基點,加快建立擴大消費需求長效機制,釋放居民消費潛力……而十九大報告不僅提出消費對經濟發(fā)展具有基礎性作用,還要求增強這一作用,把消費放到了一個更重要的位置上。”
在趙萍看來,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增強消費對經濟發(fā)展的基礎性作用,原因就在于消費作為經濟發(fā)展基礎的特點越來越突出。從黨的十八大到黨的十九大這5年里,消費已經成為國民經濟“三駕馬車”中最重要的動力,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消費的基礎作用比十八大之前更加突出。
財政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盤和林也持類似的觀點。他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增長驅動力著力于“新舊動能”轉換,經濟增長模式也在悄然改變。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47%,2016年已經提升至64.6%。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消費增長型”模式,也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增強消費對經濟發(fā)展的基礎性作用”表述的基石性前提條件,也進一步確立了今后一段時間里,我國經濟增長的新模式與新驅動力。
西南財經大學消費經濟研究所毛中根教授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促進消費,在一定程度上包含消費擴大和消費結構升級兩層含義,即強調了消費結構升級的內容。這一變化是消費發(fā)展思路的變化,更為突出消費發(fā)展的提質增效,由強調數量擴大到強調消費發(fā)展質量。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消費的定位與要求,對我國未來的經濟發(fā)展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毛中根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黨的十九大報告讓未來對消費的發(fā)展更為關注結構化問題,而非數量問題。經濟發(fā)展的目的在于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尤其是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角度,在中高端消費多下功夫,也是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新時期的消費發(fā)展,更加重視消費品質,發(fā)展中高端消費,發(fā)展新型消費業(yè)態(tài)。
趙萍表示,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內需是經濟增長的根本所在,增強消費對經濟發(fā)展的基礎性作用,就是確定我國經濟的可持續(xù)增長要更多地依靠內需,也要讓消費者更多地分享到經濟增長的紅利,讓人民有“獲得感”。未來消費、投資、出口的比例更加協調,改變過去以投資和出口為主要導向的經濟發(fā)展模式,從而以內需,尤其是消費為主導引領經濟發(fā)展,讓經濟增長的速度也更加穩(wěn)健。
盤和林認為,愿意消費、便利消費、放心消費、有能力消費,是“消費增長型”經濟發(fā)展模式的根基所在。因此,“增強消費對經濟發(fā)展的基礎性作用”這一表述,也意味著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我國宏觀政策將進一步培育消費驅動型經濟增長模式,尤其是在消費者愿意消費、便利消費、敢于消費、放心消費、有能力消費等核心問題上進一步釋放積極因素,相應的消費體制機制改革即將提至重要的日程。
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對于如何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專家們也有諸多建議。
趙萍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要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就要進一步擴大開放,包括對內對外的開放,尤其是服務業(yè)的開放。在當前消費結構升級中,服務消費的占比在不斷提高,但在服務業(yè)中還有不少限制開放的體制機制障礙。比如電信服務依然缺乏競爭,還有像文化、體育、養(yǎng)老等服務的體制瓶頸也特別突出。因此,必須以開放促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目前我國的各自貿區(qū)正在為服務業(yè)的開放探索經驗,通過自貿區(qū)的探索,為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擴大服務業(yè)開放提供經驗,以后將可復制的經驗進一步推廣到全國,促進服務業(yè)發(fā)展,從而破除促進服務業(yè)消費發(fā)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有利于服務消費的增長。
毛中根表示,總體而言,完善消費的體制機制還是要從國務院提出的“敢消費能消費愿消費”入手,去完善這三個方面的體制機制。消費是消費者在一定約束條件下進行消費決策的結果。完善消費體制機制,還可以從改善消費環(huán)境、引導消費行為等方面入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改善消費環(huán)境的重要著力點。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市場提供優(yōu)質的消費產品或服務,是優(yōu)化消費結構、提升消費品質、促進中高端消費的重要途徑。
●相關鏈接
黨代表眼中的消費變遷
對于消費結構升級,消費變遷,參加黨的十九大的代表們也有著切身體會。
黨的十九大代表陳霞娜是浙江省寧波市公交總公司的駕駛員。“寧波市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地鐵通了,公共自行車可以騎了,打的更加方便了,公交出行也更快了。”陳霞娜說,“交通的發(fā)展也是消費結構升級的一部分,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發(fā)展綠色消費,智能交通、公共交通的發(fā)展無疑是符合綠色消費發(fā)展要求的,相信報告中的新目標、新政策,會讓老百姓能享受到更加快捷、方便、綠色的交通服務,也為交通行業(yè),特別是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發(fā)展帶來更大的空間和機遇。”
對中國消費者而言,過去5年消費升級的一大直觀感受恐怕就是四通八達的高鐵了。黨的十九大代表李萬君是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工人。作為中國第一代高鐵工人,他告訴記者,中車生產的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高鐵“復興號”,在京滬線上以每小時350公里的速度正式運營,上海到北京的運營時間縮短到4個半小時。“旅客乘坐嶄新的‘復興號’,快捷、舒適,而且是全程wifi,大家非常興奮,都拿出手機自拍。這時候,一種祖國強大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李萬君說。
在10月18日召開的黨的十九大開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時提到:“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增強消費對經濟發(fā)展的基礎性作用。”多位黨的十九大代表以及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報告的這一表述意味著我國經濟增長模式進入“新時期”,長達30余年以出口驅動和投資驅動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已轉變?yōu)橄M驅動型經濟。
強調消費基礎性作用
“相比此前的黨代會報告,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消費更加重視了。”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黨的十八大報告對消費的提法是,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zhàn)略基點,加快建立擴大消費需求長效機制,釋放居民消費潛力……而十九大報告不僅提出消費對經濟發(fā)展具有基礎性作用,還要求增強這一作用,把消費放到了一個更重要的位置上。”
在趙萍看來,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增強消費對經濟發(fā)展的基礎性作用,原因就在于消費作為經濟發(fā)展基礎的特點越來越突出。從黨的十八大到黨的十九大這5年里,消費已經成為國民經濟“三駕馬車”中最重要的動力,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消費的基礎作用比十八大之前更加突出。
財政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盤和林也持類似的觀點。他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增長驅動力著力于“新舊動能”轉換,經濟增長模式也在悄然改變。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47%,2016年已經提升至64.6%。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消費增長型”模式,也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增強消費對經濟發(fā)展的基礎性作用”表述的基石性前提條件,也進一步確立了今后一段時間里,我國經濟增長的新模式與新驅動力。
西南財經大學消費經濟研究所毛中根教授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促進消費,在一定程度上包含消費擴大和消費結構升級兩層含義,即強調了消費結構升級的內容。這一變化是消費發(fā)展思路的變化,更為突出消費發(fā)展的提質增效,由強調數量擴大到強調消費發(fā)展質量。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消費的定位與要求,對我國未來的經濟發(fā)展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毛中根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黨的十九大報告讓未來對消費的發(fā)展更為關注結構化問題,而非數量問題。經濟發(fā)展的目的在于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尤其是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角度,在中高端消費多下功夫,也是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新時期的消費發(fā)展,更加重視消費品質,發(fā)展中高端消費,發(fā)展新型消費業(yè)態(tài)。
趙萍表示,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內需是經濟增長的根本所在,增強消費對經濟發(fā)展的基礎性作用,就是確定我國經濟的可持續(xù)增長要更多地依靠內需,也要讓消費者更多地分享到經濟增長的紅利,讓人民有“獲得感”。未來消費、投資、出口的比例更加協調,改變過去以投資和出口為主要導向的經濟發(fā)展模式,從而以內需,尤其是消費為主導引領經濟發(fā)展,讓經濟增長的速度也更加穩(wěn)健。
盤和林認為,愿意消費、便利消費、放心消費、有能力消費,是“消費增長型”經濟發(fā)展模式的根基所在。因此,“增強消費對經濟發(fā)展的基礎性作用”這一表述,也意味著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我國宏觀政策將進一步培育消費驅動型經濟增長模式,尤其是在消費者愿意消費、便利消費、敢于消費、放心消費、有能力消費等核心問題上進一步釋放積極因素,相應的消費體制機制改革即將提至重要的日程。
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對于如何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專家們也有諸多建議。
趙萍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要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就要進一步擴大開放,包括對內對外的開放,尤其是服務業(yè)的開放。在當前消費結構升級中,服務消費的占比在不斷提高,但在服務業(yè)中還有不少限制開放的體制機制障礙。比如電信服務依然缺乏競爭,還有像文化、體育、養(yǎng)老等服務的體制瓶頸也特別突出。因此,必須以開放促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目前我國的各自貿區(qū)正在為服務業(yè)的開放探索經驗,通過自貿區(qū)的探索,為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擴大服務業(yè)開放提供經驗,以后將可復制的經驗進一步推廣到全國,促進服務業(yè)發(fā)展,從而破除促進服務業(yè)消費發(fā)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有利于服務消費的增長。
毛中根表示,總體而言,完善消費的體制機制還是要從國務院提出的“敢消費能消費愿消費”入手,去完善這三個方面的體制機制。消費是消費者在一定約束條件下進行消費決策的結果。完善消費體制機制,還可以從改善消費環(huán)境、引導消費行為等方面入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改善消費環(huán)境的重要著力點。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市場提供優(yōu)質的消費產品或服務,是優(yōu)化消費結構、提升消費品質、促進中高端消費的重要途徑。
●相關鏈接
黨代表眼中的消費變遷
對于消費結構升級,消費變遷,參加黨的十九大的代表們也有著切身體會。
黨的十九大代表陳霞娜是浙江省寧波市公交總公司的駕駛員。“寧波市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地鐵通了,公共自行車可以騎了,打的更加方便了,公交出行也更快了。”陳霞娜說,“交通的發(fā)展也是消費結構升級的一部分,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發(fā)展綠色消費,智能交通、公共交通的發(fā)展無疑是符合綠色消費發(fā)展要求的,相信報告中的新目標、新政策,會讓老百姓能享受到更加快捷、方便、綠色的交通服務,也為交通行業(yè),特別是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發(fā)展帶來更大的空間和機遇。”
對中國消費者而言,過去5年消費升級的一大直觀感受恐怕就是四通八達的高鐵了。黨的十九大代表李萬君是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工人。作為中國第一代高鐵工人,他告訴記者,中車生產的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高鐵“復興號”,在京滬線上以每小時350公里的速度正式運營,上海到北京的運營時間縮短到4個半小時。“旅客乘坐嶄新的‘復興號’,快捷、舒適,而且是全程wifi,大家非常興奮,都拿出手機自拍。這時候,一種祖國強大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李萬君說。
- 消費品質提升成車市變革核心動能(2024-11-19)
- “搖搖椅”并非“哄娃神器” 使用時應有成人看護(2024-11-12)
- 聚焦進博會|頭部車企齊聚進博會 首發(fā)首展接連不斷(2024-11-12)
- 套餐費用易升難降 攜號轉網人為設障(2024-11-05)
- 糾正電影票不能退“霸王條款”(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