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yè)海外“遇阻”啟示錄
據國內媒體報道,美國英飛朗(Infinera)公司近日指責華為中興接受援助破壞競爭。華為是僅次于瑞典愛立信的全球第二大電信設備制造商。中興則是全球排名第五的電信設備制造商。隨著兩家公司擴張市場份額,他們均面臨著來自西方政府的阻力。
作為調查美國電信產業(yè)威脅的一部分,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6月12日要求上述兩家中國公司公布其“內部運作”詳情。這項調查反映了美國的擔心,針對中國政府可能利用華為或中興的電信設備,對美國通信業(yè)產生安全威脅。
這已經不是這兩大中國品牌第一次在海外遭遇“阻礙”了。種種事件說明,華為海外之路并不平坦。這也是高端“中國制造”走向世界遇到的難題之一。
華為中興的“不公正”待遇
中國企業(yè)海外遭遇到的種種“不公正”待遇,幾乎都能在華為、中興這兩大中國知名電信設備廠商身上找到,這也讓這兩大品牌成為中國品牌海外發(fā)展遇阻的模本。
“畢竟華為是后來者。”電信專家付亮認為,歐洲與北美市場是一些傳統(tǒng)國際巨頭的大本營,他們與運營商的合作時間非常長,而華為作為后來者,遇到阻力不可避免。
業(yè)內人士指出,中國通信產業(yè)在第一代移動通信發(fā)展中是缺席者;在第二代移動通信發(fā)展中是落伍者;在第三代移動通信轉變?yōu)榉e極的追趕者,擁有自主的TD-SCDMA技術標準;在第四代移動通信中,我國和國外企業(yè)的距離已經相差不遠。華為、中興兩大廠商,無疑是中國電信設備產業(yè)在世界發(fā)展中大有后來居上之勢的縮影。
1988年,任正非在深圳成立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正式營業(yè),業(yè)務為代理進口香港康力公司的HAX交換機。2002年,華為的海外收入達到了5億美元;2003年,達到10億美元,占總收入的30%。
華為同時也打入了發(fā)達國家,據資料顯示,2001年,華為以10G SDH光網絡產品進入德國為起點,與當地著名代理商合作,成功進入德國、法國、西班牙、英國等發(fā)達地區(qū)和國家。華為的進入,擠壓了老牌電信設備廠商的生存空間。
隨著競爭的加劇,全球電信設備廠商的品牌集中化程度越來越高,華為中興的海外之路也越走越遇到“阻礙”:有時被某些國家以安全理由禁止競標、有時被某些國家以競爭壟斷為由禁止參與收購、有時被有些國家以身份背景為由禁止進入當地市場……
針對華為和中興為代表的很多中國企業(yè)在海外擴張的過程中遭遇到的不公平待遇,貝葉思咨詢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中國在全球政治經濟領域的話語權逐漸增大,隨之而來的就是中國威脅論,這種論調經很多海外媒體大肆渲染,對中國企業(yè)的海外擴張帶來了很多障礙,最近很多中國企業(yè)海外收購項目遇阻就是明證。
中國名牌的海外代表
作為國內通信廠商中的領軍企業(yè),華為、中興早早地走向了海外,并在國際化的過程取得了不俗的業(yè)績。海外市場在給華為、中興帶來巨額收入的同時,也讓它們感受到了國際化的艱辛。
無獨有偶。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公司申請的歐盟商標也是屢次被拒、TCL在海外發(fā)展中液晶電視項目同樣遭諸多阻攔、海爾在美國一直遭到非議……
“這實際上是一種新的市場壁壘,在中國企業(yè)海外受阻的同時,西方國家卻在中國大肆擴張,這說明西方國家奉行的是典型的實用主義,雙層標準。”知名品牌專家曾朝暉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的實力,歸根到底是經濟實力,以中興、華為為代表的一批中國企業(yè),已經成為國家實力在海外的代表。因此,中國企業(yè)走出去,中國企業(yè)的全球競爭,需要政府的堅定支持,同時在國內市場上也需要相應的保護。
目前,中國在海外市場有競爭力的領域主要集中在電信制造、建筑工程、日用產品等行業(yè),有的行業(yè)則已經對曾經的世界巨頭構成“威脅”或發(fā)起了“沖擊”,這樣讓很多的國家對高端中國制造的來臨感到不適應甚至恐慌,開始“出招”進行“阻攔”。
同時,一些中國公司不再滿足于僅僅成為低技術含量、低成本和低利潤的玩具、筆、服裝等產品的制造商,它們正嘗試著攀升價值鏈,期望最終能在業(yè)務、客戶、實力和認知度等方面對全球巨頭發(fā)起挑戰(zhàn)。如比亞迪集團,在不到10年的時間內發(fā)展成為全球第二大電池制造商,目前又在致力于成為全球知名的新能源汽車廠商。
眼下,很多中國企業(yè)正在進軍軟件、生物科技、汽車、醫(yī)療器械和超級計算機等領域,或收購這些行業(yè)的公司。如中國商飛公司甚至計劃制造出首架商用客機,期望有朝一日能與波音和空中客車等航空巨頭比拼。這些在世界舞臺上與世界知名品牌角逐的中國企業(yè),盡管在海外發(fā)展中遭遇到種種“阻攔”甚至是“不公正”待遇,但他們正成為中國品牌的海外代表和中堅力量。
有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的發(fā)展遵循了日本和韓國的模式,即成功從技術含量低的生產轉變成高科技制造及全球知名品牌的創(chuàng)立。當然中國還面臨著諸多不足,但專家指出仍不乏樂觀之處,比方說雄心勃勃的企業(yè)家階層正逐步壯大,以及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
“本土化”發(fā)展破題
當國外知名企業(yè)進軍中國市場時,他們往往很喜歡的一種戰(zhàn)略就是“本土化”。對于立志進軍海外市場的中國名牌代表企業(yè)來說,要最大限度地避開國外市場的“歧視”和“阻力”,本土化同樣十分重要。
曾朝暉認為,中國名牌企業(yè)應該擺脫海外拓展中的單純賣產品模式,淡化中國背景,融入當地,加強海外本土化戰(zhàn)略,如人才本地化,吸引海外人才加入。另外,還應該生產本地化,在當地設廠;名稱本地化,給自己取一個本地化的名字;甚至可以與本地企業(yè)合作共同開拓市場。
作為中國企業(yè)海外發(fā)展案例之一的聯(lián)想,應該給出了很好的樣板,通過并購老牌PC品牌IBM相應的業(yè)務,取得通往美國這樣發(fā)達國家的“通行證”,成功避開國外市場慣用的“歧視”手法,然后通過本土化經驗模式,打入世界各地市場,如今聯(lián)想已經成功成長為全球第二大PC品牌,成為中國名牌在海外的典型代表。
巧合的是,在電信設備和PC這兩大西方傳統(tǒng)的陣地,如今都是兩大中國品牌(電信設備的華為、中興和PC的聯(lián)想、宏碁)成功躋身前五位的行列,并且都已經悄悄地爬到了榜眼的位置,離狀元也只是一步之遙。
巧合的背后,或許對更多想成為中國海外代表的名牌企業(yè)來說,有著更多的啟示作用。
據國內媒體報道,美國英飛朗(Infinera)公司近日指責華為中興接受援助破壞競爭。華為是僅次于瑞典愛立信的全球第二大電信設備制造商。中興則是全球排名第五的電信設備制造商。隨著兩家公司擴張市場份額,他們均面臨著來自西方政府的阻力。
作為調查美國電信產業(yè)威脅的一部分,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6月12日要求上述兩家中國公司公布其“內部運作”詳情。這項調查反映了美國的擔心,針對中國政府可能利用華為或中興的電信設備,對美國通信業(yè)產生安全威脅。
這已經不是這兩大中國品牌第一次在海外遭遇“阻礙”了。種種事件說明,華為海外之路并不平坦。這也是高端“中國制造”走向世界遇到的難題之一。
華為中興的“不公正”待遇
中國企業(yè)海外遭遇到的種種“不公正”待遇,幾乎都能在華為、中興這兩大中國知名電信設備廠商身上找到,這也讓這兩大品牌成為中國品牌海外發(fā)展遇阻的模本。
“畢竟華為是后來者。”電信專家付亮認為,歐洲與北美市場是一些傳統(tǒng)國際巨頭的大本營,他們與運營商的合作時間非常長,而華為作為后來者,遇到阻力不可避免。
業(yè)內人士指出,中國通信產業(yè)在第一代移動通信發(fā)展中是缺席者;在第二代移動通信發(fā)展中是落伍者;在第三代移動通信轉變?yōu)榉e極的追趕者,擁有自主的TD-SCDMA技術標準;在第四代移動通信中,我國和國外企業(yè)的距離已經相差不遠。華為、中興兩大廠商,無疑是中國電信設備產業(yè)在世界發(fā)展中大有后來居上之勢的縮影。
1988年,任正非在深圳成立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正式營業(yè),業(yè)務為代理進口香港康力公司的HAX交換機。2002年,華為的海外收入達到了5億美元;2003年,達到10億美元,占總收入的30%。
華為同時也打入了發(fā)達國家,據資料顯示,2001年,華為以10G SDH光網絡產品進入德國為起點,與當地著名代理商合作,成功進入德國、法國、西班牙、英國等發(fā)達地區(qū)和國家。華為的進入,擠壓了老牌電信設備廠商的生存空間。
隨著競爭的加劇,全球電信設備廠商的品牌集中化程度越來越高,華為中興的海外之路也越走越遇到“阻礙”:有時被某些國家以安全理由禁止競標、有時被某些國家以競爭壟斷為由禁止參與收購、有時被有些國家以身份背景為由禁止進入當地市場……
針對華為和中興為代表的很多中國企業(yè)在海外擴張的過程中遭遇到的不公平待遇,貝葉思咨詢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中國在全球政治經濟領域的話語權逐漸增大,隨之而來的就是中國威脅論,這種論調經很多海外媒體大肆渲染,對中國企業(yè)的海外擴張帶來了很多障礙,最近很多中國企業(yè)海外收購項目遇阻就是明證。
中國名牌的海外代表
作為國內通信廠商中的領軍企業(yè),華為、中興早早地走向了海外,并在國際化的過程取得了不俗的業(yè)績。海外市場在給華為、中興帶來巨額收入的同時,也讓它們感受到了國際化的艱辛。
無獨有偶。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公司申請的歐盟商標也是屢次被拒、TCL在海外發(fā)展中液晶電視項目同樣遭諸多阻攔、海爾在美國一直遭到非議……
“這實際上是一種新的市場壁壘,在中國企業(yè)海外受阻的同時,西方國家卻在中國大肆擴張,這說明西方國家奉行的是典型的實用主義,雙層標準。”知名品牌專家曾朝暉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的實力,歸根到底是經濟實力,以中興、華為為代表的一批中國企業(yè),已經成為國家實力在海外的代表。因此,中國企業(yè)走出去,中國企業(yè)的全球競爭,需要政府的堅定支持,同時在國內市場上也需要相應的保護。
目前,中國在海外市場有競爭力的領域主要集中在電信制造、建筑工程、日用產品等行業(yè),有的行業(yè)則已經對曾經的世界巨頭構成“威脅”或發(fā)起了“沖擊”,這樣讓很多的國家對高端中國制造的來臨感到不適應甚至恐慌,開始“出招”進行“阻攔”。
同時,一些中國公司不再滿足于僅僅成為低技術含量、低成本和低利潤的玩具、筆、服裝等產品的制造商,它們正嘗試著攀升價值鏈,期望最終能在業(yè)務、客戶、實力和認知度等方面對全球巨頭發(fā)起挑戰(zhàn)。如比亞迪集團,在不到10年的時間內發(fā)展成為全球第二大電池制造商,目前又在致力于成為全球知名的新能源汽車廠商。
眼下,很多中國企業(yè)正在進軍軟件、生物科技、汽車、醫(yī)療器械和超級計算機等領域,或收購這些行業(yè)的公司。如中國商飛公司甚至計劃制造出首架商用客機,期望有朝一日能與波音和空中客車等航空巨頭比拼。這些在世界舞臺上與世界知名品牌角逐的中國企業(yè),盡管在海外發(fā)展中遭遇到種種“阻攔”甚至是“不公正”待遇,但他們正成為中國品牌的海外代表和中堅力量。
有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的發(fā)展遵循了日本和韓國的模式,即成功從技術含量低的生產轉變成高科技制造及全球知名品牌的創(chuàng)立。當然中國還面臨著諸多不足,但專家指出仍不乏樂觀之處,比方說雄心勃勃的企業(yè)家階層正逐步壯大,以及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
“本土化”發(fā)展破題
當國外知名企業(yè)進軍中國市場時,他們往往很喜歡的一種戰(zhàn)略就是“本土化”。對于立志進軍海外市場的中國名牌代表企業(yè)來說,要最大限度地避開國外市場的“歧視”和“阻力”,本土化同樣十分重要。
曾朝暉認為,中國名牌企業(yè)應該擺脫海外拓展中的單純賣產品模式,淡化中國背景,融入當地,加強海外本土化戰(zhàn)略,如人才本地化,吸引海外人才加入。另外,還應該生產本地化,在當地設廠;名稱本地化,給自己取一個本地化的名字;甚至可以與本地企業(yè)合作共同開拓市場。
作為中國企業(yè)海外發(fā)展案例之一的聯(lián)想,應該給出了很好的樣板,通過并購老牌PC品牌IBM相應的業(yè)務,取得通往美國這樣發(fā)達國家的“通行證”,成功避開國外市場慣用的“歧視”手法,然后通過本土化經驗模式,打入世界各地市場,如今聯(lián)想已經成功成長為全球第二大PC品牌,成為中國名牌在海外的典型代表。
巧合的是,在電信設備和PC這兩大西方傳統(tǒng)的陣地,如今都是兩大中國品牌(電信設備的華為、中興和PC的聯(lián)想、宏碁)成功躋身前五位的行列,并且都已經悄悄地爬到了榜眼的位置,離狀元也只是一步之遙。
巧合的背后,或許對更多想成為中國海外代表的名牌企業(yè)來說,有著更多的啟示作用。
- 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等27個部門發(fā)文部署開展2024年全國“質量月”活動(2024-08-21)
- 中國質量檢驗協(xié)會關于轉發(fā)《關于開展2024年全國“質量月”活動的通知》的函(2024-08-21)
- 市場監(jiān)管總局等27個部門發(fā)布《關于開展2024年全國“質量月”活動的通知》(2024-08-21)
- 質量強國:2024年全國“質量月”活動安排來了(附歷屆活動主題)(2024-08-21)
- 凝聚質量誠信合力 助力質量強國建設——中國質量檢驗協(xié)會組織開展2023年全國“質量月…(2023-09-19)